顧晚之我見·小記(五)
【五】內因是事物發展的根本原因。
一個人的命運線,是因為他是他自己,無論遇見怎樣的際遇,他都會做出自己所認為正確且唯一的選擇。放在顧惜朝這個人物身上,無論是他對晚晴的愛,還是他對功名富貴的渴求。真摯的愛情和真誠的友誼,都不能夠拉他回頭。顧惜朝會因為傅晚晴而妥協,卻不會為她改變,這是他這個人物的特點之一。
一條路走到黑,撞了南墻也不回頭,他對于自己想要的東西,非常清醒,也尤為執著。換言之,是否遇到晚晴,是否遇到戚少商,顧惜朝都是那個顧惜朝。需要一再強調的是,如導演訪談中所說,這是一部(豪情)男人劇,它必然不會讓“英雄氣短”(男人為女人而改變)的情節發生。從某種程度上說,顧惜朝是一個讓人恨,又讓人爽的反派形象。如果他隨波逐流、輕易地動搖或改變,棄惡從善、棄暗投明,痛改前非,那電視劇對他這個人物的創作,有何意義呢。戚少商、雷卷、鐵手......他們這樣正義陣營人士的描繪,劇中難道還不夠多嗎。
【資料圖】
為什么寫這篇小記呢,逆水寒手游,在情節上主打一個蝴蝶效應、多分支結局。我猛然間意識到,這種多結局是偽結局。什么意思呢,在逆水寒手游中,顧惜朝有黑化和不黑化兩條分支脈絡,卻皆是由于外在事件的觸發,比如說浩天之死or浩天存活、玩家制止or放任顧惜朝殺官差(另外如果玩家和顧惜朝在汴京初遇的好感度培養不夠,他是不會聽勸的。怎么培養呢,無條件支持他、幫助他,就會加好感)、玩家對他抱負的理解or質疑、晚晴的一句話有沒有被正確的傳達(正確選項是:君當作磐石,妾當作蒲葦。其他另外三個選項都是錯的,化用的是別的詩句),等等,等。顯而易見,全部是外因。也就是說,在游戲里,顧惜朝因為一件事、一句話,他就可以改變人生選擇,改寫未來整個命運走向,迎來不同的結局。
不得不說,這是粗制濫造、偷工減料。
人物的分支命運線應該怎么打磨,我認為,首先他是一個人,他有自己的性格、思想和行為動因,這些是內在的根本,只要他還是那個人,無論經歷怎么樣的際遇磋磨,他都會秉持著自己的人生信念。這是立身之本,也是人設的塑造之基。
當然,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一個人會遇到很多的事情,好的壞的,快樂的糟糕的,高興的痛苦的,這些歷練讓我們思考、成長,時時面臨取舍,看似走到人生十字路口,實則是每個人自己的決斷。無數的十字路口,無數的衍生軌跡,終究是殊途共歸。比如在逆水寒劇中,顧惜朝選擇了放下一切,留在小屋和晚晴廝混一生,但是面對黃金鱗的嘲弄,他立馬又奔赴毀諾城,繼續著進行追殺戚少商的任務。當顧惜朝猶豫要不要殺三亂的時候,又是黃金鱗的一番“語重心長”,讓他頃刻間不再猶疑,轉身手起刀落。是黃金鱗讓他改變想法的嗎?非也,如我在《顧晚之我見(一)》中所言,黃金鱗的話,是顧惜朝自己內心獨白的畫外音。
一個人怎么可能次次因為他人的態度和想法,而不斷調整自己的路線,沒有這種人。一個人去做一件事,一定是因為他需要如此,他想去那么做。如果顧惜朝真的愛傅晚晴,他們是知音的話,他會不懂晚晴的心意嗎,玩家幫晚晴傳話,到底是一句“蒲葦紉如絲,磐石無轉移”,還是一句別的詩詞,這有什么區別嗎?還有顧晚二人被迫分開,不能相見,憐幽問玩家,小姐思念顧惜朝,那顧惜朝對小姐的心意如何,玩家回答“心意當然也是一樣啦”,才能給顧晚的愛情加碼,如果回答不知道,或者“不清楚,我和顧惜朝并不算熟",都被判定成be向的回答,這是荒謬的。前者他們就能HE,后者顧惜朝就不那么堅定晚晴對他的愛,走向生離死別了,能說服人嗎?
逆水寒劇中是怎樣的,晚晴曾失望地說“我不會和你在一起了”,還有當小顧練魔功時,晚晴向他舉起匕首,顧惜朝都依然能夠體會到晚晴對他的愛,對此從來是不懷疑的。此刻我想到逆水寒劇本,有一段安順客棧沒有被拍出來的情節,是說晚晴向顧惜朝舉起了劍,揮舞著,威脅他放人,甚至要砍他,顧惜朝是什么反應呢,他怕她傷到自己,很擔心地說,你現在的話不是你的本意,你做的不是你想做的,你是受到了三寶葫蘆的影響,慢慢地安撫她,同時伸手一步步向她走近。晚晴才慢慢地平復下來,昏倒在小顧的懷中。
這一段我非常喜歡,作為一個顧晚黨,我甚至在剛看到這一段的時候,我以為晚晴是來真的,她竟然想殺了顧惜朝,令我動容的是,唯有顧惜朝沒有誤會,他立馬反應過來,晚晴是受到了三寶葫蘆的影響,她不是真的要那么做。顧惜朝和傅晚晴的感情,顧晚之愛有多深,恐怕比我們看到的還要深厚。為什么沒有拍呢,我認為是為了避免和后面的情節產生重復,這里是晚晴在意識不清的狀態下,而后面小顧練魔功時,她是真的有大義滅親的念頭,她的意識是清醒,在清醒的情況下,她下不了手,看見顧惜朝陷入癲狂的邊緣,她萬分心疼,撲上去抱住他,告訴他克制內力,助他練成了魔功。后來在魚池子,小顧驚覺晚晴是假失憶,同樣瞬間諒解她,明白她不是真的想殺自己,他知道是自己對不起她在先,感到了自責,其實晚晴沒有怪他,她一心想救他,這樣對顧晚愛情的描寫,比劇本前稿過之而無不及,讓人琢磨回味的更多了。同時也能和之前,小顧因為傅宗書的密令,對晚晴動過殺心,卻依然還是決定要帶她逃走,予以呼應。雖然主基調是男人劇,但是對人物感情的描摹是相互呼應,很細致的。
他們二人對彼此的愛,都是深信不疑、不可回轉的。
顧惜朝的悲劇,從來不在于他和晚晴的生離死別,而在于他對于權勢富貴不擇手段地追求,一條路走到黑。所以他這個人物真正的HE,不是逆水寒端游中顧晚相攜歸隱的那個結局,而是有沒有回歸到本心。在逆水寒劇中,他看似瘋癲,其實是被治愈了,他終于明白到自己真正所在意的是什么,是那些他早已得到了,卻一直被他所忽視的。顧惜朝并不恨鐵手(在晚晴靈堂前對鐵手的感謝),也不算在意戚少商(他沒有看這個朋友一眼,他們之間毫無瓜葛了,從他身邊走過),他只有一個和晚晴琴瑟諧和,出將入相、大大門庭的夢。
他沒有瘋,曾經顧惜朝為了生存,力爭上游、出人頭地,而有意無意扭曲了本心,以為自己眼中所見就是真實,直到最后他才明白到世間的愛,那些他從前不太相信的東西,這樣的大徹大悟,讓他覺得太好笑,太諷刺,踏破鐵鞋無覓處,只是當時已惘然。
這個一定是他自己一路的歷程感悟,不可能是一件件外在事件所催生的“腦圖”模型,換句話說,在逆水寒手游中,玩家對顧惜朝這個NPC的影響,微乎其微,如果過度強化玩家干預,那就會造成人物性格的割裂與精分。這是敷衍了事的心態,快餐速食的作風。
目前手游劇情進展到杭州,我玩過端游和手游,在顧惜朝相關的劇情這一塊,它們的區別不是很明顯,人物對話相當于ABC——>AC,這樣的語序刪減或前后調整,這不是細致的人設打磨與推敲,這樣的塑造仿佛是為趕工,事倍功半。
端游中的顧惜朝和手游的顧惜朝,本來應該有所區別,一個黑化了,一個有不黑化的命運,可是我沒有看到他內在的性格動因,如果由于外在事件(不由顧惜朝自主)的連續左右,就能導致天差地別的人物結局,那是虛假的命運線。“他”不是顧惜朝,他是一個選項的命令代碼,是強行的、機械的,指哪走哪。
老實說端游的結局,有那么個多我是沒想到的,因為就亞丁那里的劇情來看,顧晚鐵定是分手了,他們也沒有必要繼續糾纏,后來又是怎么回事,晚晴的為死而死,或是讓顧晚二人一起退隱江湖,都是跳脫的。我根本就不敢去想,從亞丁到五個結局之間的過程,我心愛的cp,是怎么被他們當做賣點噱頭,還打著誠意的宣傳語,自欺欺人。
為什么手游劇情是這樣的,他們是無能為力嗎?不是,因為它不是重要的啊,所以可以被隨意對待。他們是寫不好劇情嗎,那怎么可能,看看《遇見逆水寒》的劇情,天下事最怕認真二字,認真和敷衍,用得著去比較嗎,簡直一目了然。
那這有什么辦法改變嗎,沒有辦法。
說一點好的吧,雖然不多,我個人認為,我個人認為:
趙路這回在手游中,杭州冷雨夜的“強權之下,何來公道”,相較于他在《遇逆》中的表現(同樣一句話),還是有不小進步的,讓我激靈一下。如果問我有什么亮點,并非全無亮點,他這一句話喊得還是不錯的。我認為他這句話的發揮,可以和金鋒的演繹有得一拼,非常難得,百分制的話,已經在十至五分的差距之內了。好的就要肯定和表揚,對吧。最重要的是,他這里的詮釋和金鋒不一樣,讓人感到,他喊出了自己的理解與感覺。
我希望他不止這一句話,有這種突破,再接再厲。我幻想,如果他每句話都是這種水準,那將是一個怎樣激動人心的場面,金鋒會有興趣和他pk,全力以赴嗎?沒有對手的碾壓,是寂寞的,無論對表演者,還是對觀眾們來說。無關勝負。這么好的條件,總覺得百花齊放才是好啊。
忽然發現,作為玩家我已經沒什么要求了,我不要求一部游戲一千句話,cv句句都表達得好,能有這樣一句就算好的,我已經低到這種期待值了,而且好像還沒有觸底。也許再差一點也無所謂?
那我現在還在玩逆水寒手游嗎?沒有,我暫時棄游有一段時間了。興趣是有的,感到沒什么玩的動力。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