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類金融機構突圍的秘決是……
欠發達地區同發達地區相比,中小金融機構中間業務發展緩慢、產品種類單一、對利潤貢獻小,影響了整體效益提升。為切實解決上述問題,青海省聯社黨委副書記、副理事長、主任翟建寧以欠發達地區某農商銀行(以下簡稱“該農商行”)為例,通過深入調查了解、對比分析、查找問題,探索性提出了欠發達地區農村合作金融機構未來增加中間業務收入的策略。
現狀與分析
新冠疫情暴發以來,國家持續出臺減費讓利政策,幫助實體經濟走出困境。農商行堅持與實體經濟同生共榮,進一步加大減費讓利力度,在結算開戶、轉賬匯款、賬戶管理、支付介質工本等方面采取減免手續費等措施,助力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及個人客戶等市場主體降低成本,激發市場活力。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該農商行目前開展的中間業務種類主要有銀行卡業務、國內結算業務、代理業務、擔保業務、公共業務、保函業務以及債券借貸業務,產品種類較少,主要以傳統中間業務為主。近三年,中間業務收入占營業收入比例(以下簡稱“中間業務收入占比”)分別為2.2%、1.93%、2.14%,雖然2022年該農商行中間業務收入較上年增長5%,但從中間業務收入占比來看,近三年中間業務規模較小、對收益貢獻度不高。
關注與實踐
據中國銀行業協會數據顯示,目前大部分農村中小金融機構中間業務收入占各項業務收入低于5%,部分農村金融機構僅開辦了代收水電費、代理相關涉農補貼、代發工資等業務,個別機構中間業務收入占比不足1%。而在實地調研中,我們發現該農商行中間業務種類較以前年度有所增加,創新開展了住房公積金、保函、債券借貸等業務,但目前仍有一些方面需要關注與突破。
(一)經營管理方面
一是對中間業務重視程度不夠。
二是中間業務管理較為粗放。
(二)業務開展方面
一是業務產品創新能力不足。
二是現有產品推廣力度不大。
三是部分業務減免費用大,缺少精細成本測算。
(三)信息科技方面
欠發達地區農村合作金融機構科技支撐力不夠,數據質量不高,不能有效識別客戶,無法精準引導業務發展,這是制約中間業務收入的又一瓶頸。一方面,個別中間業務系統缺失、響應緩慢;另一方面,數據錄入不精準,系統無法準確識別客戶身份,擴大了降費范圍。
建議與策略
在經濟增速放緩、金融監管趨緊、資本邊際效應遞減的背景下,欠發達地區農村合作金融機構面臨著資本約束不斷增強、資產質量持續承壓、存貸利差日益收窄、金融科技賦能不足等諸多挑戰。在此背景下,如何尋求突圍?應該說,聚焦“中間業務收入”提升,加快輕資本轉型是一種選擇路徑。
(一)強化管理,樹立“輕資本”運營理念
(二)全力拓展,加快提升中間業務市場占有率
(三)拓渠增收,不斷豐富中間業務產品種類
(四)統籌規劃,精細測算中間業務投入產出效益
(五)強化科技賦能,助推中間業務發展
關鍵詞:
相關文章
精彩推送
測繪股份(300826.SZ):目前已在蘇州、廣州、深圳、上海、杭州、廈門、武漢和成都以及合肥等主要城市設立了分支機構
格隆匯8月21日丨有投資者向測繪股份(300826 SZ)提問:請問公司在省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