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企業科技創新大有可為
(資料圖)
原標題:民營企業科技創新大有可為
科創板設立及創業板注冊制改革,戰略新興產業迎來跨越式發展,是A股民企貢獻度越來越大、“含科量”穩步提升的重要原因。以高成長、高回報為標簽,A股民營科技公司已經成為市場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數據顯示,傳媒、計算機、電子、電力設備等科技行業機構一致預測今明兩年凈利復合增長率均超30%,高居前列。回報方面,以十年為一個周期,截至今年7月底,電力設備、電子、計算機等板塊回報率均超100%,位居前列。
民營企業在科技創新上優勢突出,去年以來支持鼓勵民企開展科技創新的政策相繼出臺:科技部、財政部聯合印發《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提升行動方案(2022—2023年)》,提出“健全民營企業獲得創新資源的公平性和便利性措施,形成各類企業‘創新不問出身’的政策環境”;國家發改委提出,支持民營企業承擔國家重大科技戰略任務。
目前,A股市場上已經涌現出一批高科技公司。新能源、醫藥、電子信息等高科技產業明星民企扎堆,包括以寧德時代、比亞迪等為代表的新能源產業,以恒瑞醫藥、藥明康德為代表的醫藥生物板塊,以及海康威視、立訊精密等為代表的電子信息產業等。民企高科技產業已成為A股重要一極。數據顯示,截至7月底,電力設備、醫藥生物、電子等科技公司扎堆的行業,民營企業A股市值均超3萬億元,位居前列。
展望未來,民企科技前景廣闊大有可為。新能源、醫藥以及TMT(計算機、通信、傳媒、電子)產業,未來均是數十萬億元的市場規模,寧德時代去年營收不到3300億元,成長空間廣闊。與此同時,和美股市場龍頭相比,A股科技公司的成長空間也非常之大。以醫藥行業為例,A股的醫藥龍頭恒瑞醫藥市值不足2500億元,美股則有多家醫藥公司市值超過3萬億元。(證券時報記者 陳見南)
來源:證券時報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