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油工程半年凈利翻倍新簽合同179億 10年無再融資仍有115億投資理財
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控股的上市公司海油工程(600583.SH)經營表現繼續亮眼。
8月20日晚間,海油工程披露的半年度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44.42億元,繼續保持兩位數的速度增長,對應的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以下簡稱“凈利潤”)9.83億元,較上年同期翻了一倍多。
此外,今年上半年,海油工程新簽合同額達178.58億元。
(資料圖)
上半年,海油工程有一些突破性亮點,比如中東市場破冰,完成國內多項“首個”標志性工程,重要技術獲得突破等。
流動性十分充足是海油工程的競爭力之一。近10年,公司未進行股權再融資的情況下,仍然不缺錢,而且,公司計劃拿出115億元進行投資理財。
半年業績再度強勁增長
海油工程的經營業績再度快速增長。
根據半年度報告,今年上半年,海油工程實現的營業收入為144.42億元,較上年同期的117.34億元增加27.08億元,同比增長幅度為23.08%。公司實現的凈利潤、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以下簡稱“扣非凈利潤”)分別為9.83億元、7.81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03.81%、121.39%。
分季度看,今年一、二季度,公司實現的營業收入分別為63.97億元、80.45億元,同比增長46.91%、9.01%,對應的凈利潤為4.48億元、5.35億元,同比增長279.56%、46.84%,扣非凈利潤為3.24億元、4.57億元,同比增長496.81%、53.75%。一季度增長較快,主要是上年同期基數較低,二季度保持了基本平穩式增長。
對于今年上半年的經營業績,海油工程是滿意的。在半年報中,公司表示,上半年,公司鋼材加工量、作業船天等工程量同比持續增長,安全績效延續良好態勢,本質安全管理水平繼續提升,經營管控機制更加高效,價值管理理念逐步深入,公司經營業績再攀新高,“一利五率”指標表現亮眼。公司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取得新突破,國際市場開拓效果顯著,實現中東市場再次“破冰”,工程建設能力得到國內外高度認可。公司堅定清潔能源板塊業務的快速發展,推動綠色能源轉型,推動數字化智能化建設,公司治理效能穩步提升。
半年報披露,上半年,海油工程工程項目穩步推進,多個領域實現突破。公司共運行70個項目,其中23個新啟動項目,12個項目完工交付,完成鋼材加工量23.38萬結構噸,同比增長25%,投入船天1.29萬天,同比增長14%;陸地建造完成導管架12座、組塊座,海上安裝導管架座、組塊座,鋪設海底管線313公里,海底電纜78.6公里。
與此同時,公司市場開發呈現多元發展“新格局”。上半年,公司新簽合同金額178.58億元,較2022年上半年149.16億元增長19.7%,其中境外新簽合同額約68.85億元,同比增長274.2%。
受市場及行業影響,2015年至2019年,石油行業持續低景氣,中國石油的經營業績大幅調整。海油工程的業務也受到較大沖擊。歷經連續五個年度下滑,海油工程的凈利潤從2014年的42.67億元下滑至2019年的0.28億元。2020年,市場行情逐步好轉,公司經營業績也持續回升。2020年至2022年,公司實現的凈利潤分別為3.63億元、3.70億元、14.57億元。其中,2022年,公司營業收入、凈利潤分別為293.58億元、14.57億元,同比增長幅度分別為48.31%、294.11%。
與凈利潤相關的是,近幾年,海油工程的經營現金流持續凈流入。2020年至2022年,公司經營性現金流凈額分別為20.21億元、30.33億元、33.13億元。今年上半年,凈流入金額為29.09億元。
半年研發費5.58億增長142%
海油工程經營業績持續復蘇式回升,與其市場地位、擁有的技術等核心競爭力直接相關。
海油工程對自己的介紹是,國內唯一集海洋油氣開發工程設計、采購、建造和海上安裝、調試、維修以及液化天然氣、海上風電、煉化工程等為一體的大型工程總承包公司,也是亞太地區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的海洋油氣工程總承包商之一,海上安裝與鋪管能力在亞洲處于領先地位。
今年上半年,海油工程至少完成了五個突破。公司成功承攬沙特阿美LTACRPO122項目,實現中東市場再次“破冰”,公司由國際工程分包商向國際工程總包商身份轉變邁出“關鍵一步”。公司成功建成安裝國內首個深遠海浮式風電平臺“海油觀瀾號”,實現國內深遠海浮式風電開發取得新突破,助力公司向清潔能源轉型。上半年,公司順利完成國內首個千萬噸級接收站——唐山LNG一階段工程投產,創造了我國千萬噸級接收站總承包建設新紀錄。公司成功推動我國首個海上二氧化碳封存示范工程恩平15-1正式投用,年碳封存量達30萬噸,標志著公司在CCUS技術方向取得重要突破。海油工程表示,以設計為龍頭的EPCI總承包能力是公司安身立命之本,是公司區別于國內國際絕大多數海上油氣工程商的獨特優勢,也是公司參與國際競爭的最基礎支撐。
海洋油氣開發是典型的高技術行業,海油工程具備深水浮式生產設施設計、建造、安裝、調試技術等十大技術。海洋石油技術裝備是海上油氣開發的核心,是世界海洋工程高端裝備競爭的核心,海油工程形成了深水多功能作業船舶及柔性管纜鋪設裝備序列、起重、鋪管船序列及海底管道焊接設備系列、世界先進的ROV裝備等十大裝備。
在能力體系方面,海油工程具備300米水深以內常規水域各種油氣田開發成熟的設計能力、具備萬噸級超大型導管架、組塊的海洋平臺建造能力、具備萬噸級組塊海上浮托安裝能力和萬噸級導管架滑移下水能力。
海油工程積極落實創新驅動戰略,圍繞深水浮體、水下系統、新能源等方向開展科研項目108項。上半年,公司對應的研發費用為5.58億元,同比增長141.63%。
海油工程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取得重要突破并成功應用,如“海油觀瀾號”成功并入文昌油田群電網,創造了全球漂浮式風電離岸距離和水深距離的新紀錄。首臺自主研發的2500米級超深水打樁錘成功完成海試,填補了中國國內超深水打樁核心裝備技術空白,超深水打樁錘設計作業水深全球領先。
海油工程還有一項競爭力,那就是流動性充足,抵御市場風險能力較強。截至今年6月底,公司貨幣資金32.03億元、結構性存款及理財產品89.75億元、短期債權投資16.43億元,合計達138.21億元。與之對應的是,長短期債務合計約為3.50億元。
8月20日晚間,海油工程宣布,擬使用暫時閑置自有資金委托理財,產品單日最高余額不超過115億元。
關鍵詞:
相關文章
精彩推送
利好投資者!傭金即將下調,三大頭部券商行動了!日本化妝品安全引發擔憂,A股化妝品股站上風口,多股上半年營收利潤雙增
日本化妝品安全引發擔憂,A股化妝品概念股聞訊起飛。 今日三大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