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聯會:預計8月新能源乘用車零售70萬輛同比增長31.5%
乘聯會:預計8月新能源乘用車零售70萬輛同比增長31.5%
近年來,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取得顯著成效,形成一定的先發優勢。據乘聯會8月24日消息,調研顯示,8月中旬乘用車總體市場折扣率約為18.0%,與7月底持平,終端優惠力度得以延續。零售銷量占比超八成的頭部廠商月初零售目標較上月增長約5.0%,較去年同比微減。初步推算本月狹義乘用車零售市場約為185萬輛左右,環比4.7%,同比-1.3%。新能源零售70萬輛左右,環比9.2%,同比增長31.5%,滲透率約37.8%。
【資料圖】
新能源電池行業分析指出,新能源車企也利用各種方式與各電池廠商進行合作,對動力電池進行研發,力求提升自身在市場上的競爭壁壘。電池作為新能源汽車的“心臟”,當前電池在新能源乘用整車成本中占比40%以上。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的《2023-2028年中國新能源乘用車電池行業競爭格局與投資價值研究咨詢報告》顯示:
新能源乘用車電池行業發展前景投資分析
汽車產業對于經濟的拉動作用還體現在其上下游產業鏈之龐大。在電動化、智能化浪潮的拉動下,包括車用芯片、操作系統、動力電池、電驅系統在內的產業鏈都得到了長足發展,并在部分領域躋身世界頭部。
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取得積極成效,新能源汽車已經成為拉動汽車消費市場增長的重要動力。去年中國汽車銷量達到688.7萬輛,連續8年居全球第一,新能源汽車占比達到了25.6%。據商務部數據,2023年一季度,新能源汽車銷量158.6萬輛,同比增長26.2%,占新車銷量的比重達26.1%,繼續成為汽車消費市場的亮點。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企業以出口貿易形式參與全球經濟體系主要經歷了3個階段:第一個階段以服裝、鞋帽、玩具等簡單制造品為代表,第二個階段以電視機、洗衣機、冰箱、空調等家電為代表,第三個階段以電腦、手機等電子產品為代表。新能源汽車出口的快速增長,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中國企業以出口貿易形式參與全球經濟體系正進入第四個階段。眾所周知,擁有世界級品牌是汽車強國的重要標志,縱觀世界汽車工業發展史,每個汽車強國都有屬于自己的世界級品牌。因此,比亞迪的巨大成功,也讓王傳福有了新的更大的目標——攜手自主車企打造令人尊敬的世界級品牌。
王傳福表示,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趨勢是不可逆的。他預測,2025年中國市場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將超60%,中國汽車品牌的市場份額也將提升至70%,實現跨越式發展。在新能源汽車賽道上,中國企業已掌握了相關核心技術和完備的產業鏈,正在創造一個又一個的歷史和紀錄,“中國有創造世界級汽車品牌的基礎和實力,中國汽車產業必將誕生一批令人尊敬的世界級品牌。”
據了解,目前比亞迪新能源汽車產品的足跡已遍布全球六大洲、70多個國家和地區、400多個城市。比亞迪不僅將代表產品帶到了當地,也展示了中國汽車品牌的實力。
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發布的《2022中國電動汽車用戶充電行為白皮書》顯示, 當前中國電動汽車用戶的平均單次充電量為25.6度,平均單次充電時長達到了49.3分鐘,日充電1.4次。
顯然,快速縮短充電時間,已成為提升新能源汽車特別是電動汽車使用體驗的必然趨勢。基于此,近年來無論是整車企業還是動力電池企業都在加速快充技術的研發。
根據新能源行業咨詢機構SNE Research的相關統計,2023年上半年,寧德時代以112GWh的產量和36.8%的市場占比繼續穩坐全球動力電池市場份額第一的寶座。
動力電池持續創新引領汽車業革新經過多年發展,技術、材料、結構等方面的持續創新,正不斷打破動力電池原有的技術上限,有力推動了新能源汽車的普及,為汽車產業格局的重塑帶來新變量。
得益于在極限制造方面的能力,目前寧德時代擁有從技術到產品再到商品的快速轉化鏈條,能夠推動神行超充電池快速量產。據寧德時代國內乘用車事業部CTO高煥介紹,神行超充電池即將在今年底實現量產,搭載神行超充電池的電動車也將在明年一季度上市。
《2023-2028年中國新能源乘用車電池行業競爭格局與投資價值研究咨詢報告》對中國新能源乘用車電池行業的發展現狀、競爭格局及市場供需形勢進行了具體分析,并從行業的政策環境、經濟環境、社會環境及技術環境等方面分析行業面臨的機遇及挑戰。還重點分析了重點企業的經營現狀及發展格局,并對未來幾年行業的發展趨向進行了專業的預判。
本報告同時揭示了新能源乘用車電池市場潛在需求與潛在機會,為戰略投資者選擇恰當的投資時機和公司領導層做戰略規劃提供準確的市場情報信息及科學的決策依據,同時對政府部門也具有極大的參考價值。想了解關于更多新能源乘用車電池行業專業分析,請點擊《2023-2028年中國新能源乘用車電池行業競爭格局與投資價值研究咨詢報告》。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