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利率下滑,邁為股份上半年凈利增速創新低,股價距高點已“腰斬”
8月28日,A股打響3000點保衛戰,開盤即漲。但作為光伏設備龍頭,邁為股份(300751.SZ)開盤直線下跌,全天下跌9.23%,報160.03元/股,自上市以,來公司股價距離最高點已下跌54%。
就在近日,邁為股份發布半年報,2023年上半年其營收大增超六成,但凈利僅微增7%。這背后發生了什么?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8月24日盤后邁為股份披露,2023年上半年營業收入28.69億元,同比增加62.9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4.25億元,同比增加7.13%。
界面新聞發現,自上市以來,該公司歸母凈利同比增速創新低。2018年剛上市之際,歸母凈利同比還大漲超30%,2021年達峰值,約63%。而后一路下滑,2022年歸母凈利同比降至34%,2023年上半年僅剩7%。
單季度看,邁為股份第二季度業績更是呈下滑態勢。
公司第一季度營收達11.57億元,同比增加38.64%, 歸母凈利達2.21億元,同比增加22.8%。
第二季度歸母凈利呈下降態勢。2023年第二季度公司營收17.1億元,同比大增85%,環比大增48%;歸母凈利潤為2.0億元,同比降低6%,環比降低8%。
為何2023年業績增速創新低?主要系公司毛利率下滑。公司毛利率從2022年上半年的40.07%降至2023年的32.71%。
對于毛利率降低,8月27日公司在投資者關系活動上解釋:“現階段異質結毛利率相對低一些,一方面是因為異質結前期產線改造較多,目前看客戶端設備調試的速度在加快,產線越來越穩定;另一方面之前制造端尚未產生規模效應,這部分成果會在后續交付的訂單中體現。”
邁為股份業績增速是否能重新打開?這更取決于其HJT設備的市場能否持續打開。
目前,在N型技術路線的賽跑中,TOPCon明顯領先于HJT。多數光伏電池生產商更多押注TOPCon生產線。據國際能源網/光伏頭條(PV-2005)統計,去年以來,有59家企業布局和規劃TOPCon電池項目,總計產能達到940.5GW,涉及投資金額4398.82億元。
押注HJT路線的是新進玩家。比如光伏黑馬華晟新能源、東方日升、金剛光伏、三五互聯、寶馨能源等。
HJT還在如何降本增效中掙扎。
市場人士指出,從市場情況看,相比較TOPCon,市場現在更關心的是HJT的降本進程。現在HJT相比PERC成本高的地方主要是銀漿、設備投資和靶材,其未來的主要降本方向也是圍繞這幾個方面。
2022年末HJT的設備投資成本約3.5億元/GW到4億元/GW ,和PERC的1.3億元/GW以及TOPCon的2.1億-2.5億元/GW相比投資成本還是比較高的。
對于邁為股份最新出爐的半年報,多家券商給予推薦級別的評價。
其中,中國銀河證券8月27日發布研報稱,盈利質量短期承壓,后續有望逐漸改善;深耕HJT技術路線,HJT電池效率再創新高;在HJT設備商上,邁為股份作為行業龍頭地位穩固,下游客戶充分認可;同時,公司攜封裝新裝備亮相展會,擬投資建設泛半導體裝備項目。
公司2018年11月上市,上市之初股價僅在17元附近,而后隨著光伏產業的大爆發,公司股價也一路上揚,于2022年8月23日攀至頂峰,股價達349元/股,而后震蕩調整。2023年8月28日公司收盤價達160.03元,市值約490億元。距離股價的最高點,當前公司股價已下跌約54%。
有投資者表示,股價大跌背后是主力已經離場。2018年持股的機構數僅為52家,2022年年初埋伏的數量就達479家。以2021年三季度末為例,前十大流通股中僅證券投資基金、保險、QFII就達6家,2023年中報,前十大流通股中這類機構僅有3家。
近期,券商研報對邁為股份的平均目標價為228.8元,公司股價又是否重現昔日榮光?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