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體驗進商場是大勢所趨 將情感與消費連接的商業才能培育新消費
新消費不僅是線上線下區別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還需將情感與消費場景聯系
北京商報:無相藝術空間是新消費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新選手。您認為當下的年輕消費人群更青睞怎樣的消費?
汪棟杰:消費者更謹慎且“挑剔”,他們期望卓越的內容、獨特的體驗。因此,對于新消費形式來說,商戶和線下體驗產品面臨著越來越大的挑戰和難度。相較于傳統藝術空間,無相藝術空間具備強烈的交互性,觀眾可完全投入其中,放松身心,并自由探索與藝術和世界的關系。
過去幾年,大家都是在線上進行各種活動。如今,如何讓人們重新回歸線下,體驗到線下獨特的商業,是我們面臨的核心問題,我們希望創造一個既能夠思考又能夠體驗的空間。關于新消費,它不僅是基于線上或線下的區別,而是將消費者的情感、情緒與線下消費場景和過程結合起來;同時,每個人對新消費的感受都不同,因此我們不再提供標準化、同質化的服務和商品,而是通過互動方式展開獨特的觀看體驗。
北京商報:基于目前運營情況,無相藝術空間未來有什么規劃和調整?
汪棟杰:由于我們作品的沉浸式藝術概念比較深,消費者需要對這種參與方式有一定的認知,才能快速融入作品空間。在觀眾不了解產品業態的情況下,一開始會感到有些迷茫和猶豫,不知道如何與作品建立聯系,我們需要引導觀眾并激發消費者的興趣。
我們努力實現一個平衡的呈現方式,既不完全劇透,同時又能夠啟發觀眾進行整個場館的體驗。目前,我們正在開發導覽地圖,還計劃推出其他輔助游覽設施和導覽服務,通過啟發式引導觀眾更好地體驗整個場館。
文商旅的深度融合
有助于形成新地標
北京商報:無相藝術空間首店落地時便吸引了大量的消費者前來打卡,并在眾多社交平臺上掀起了討論熱度。在您看來,首店要保持“新鮮感”且長久運營,應該怎么做?
汪棟杰:在空間設計方面,體驗業態要不定期地更新和迭代作品。不斷將更好、更精彩的作品引入首店空間,通過這種方式為顧客帶來全新的體驗。這些更新的作品能夠重新吸引顧客回到首店,再次體驗時也能呈現出新鮮感。
其次,我們積極尋求創新的跨界合作與體驗。未來,我們計劃與北京的國際級樂團合作,通過在沉浸式藝術空間舉辦音樂會等方式,為顧客打造不同的業態體驗。此舉能夠增加顧客對場館和不同藝術形式之間的聯系,并帶來創新表達方式的想象力。
在融合文化、商業和旅游等領域,我們希望在產業政策和配套服務方面,能夠更好地融合文商旅概念和想法,這樣能夠為首店的長期運營提供更多可能性和機遇。
北京商報:將無相藝術空間開在商業體里,有哪些考量?
汪棟杰:我們將無相藝術空間定義為文旅類產品,選擇開在商業綜合體里,是出于提升觀眾綜合體驗和便捷性的考慮。我們希望通過在商業體的布局,豐富商業配套和業態,使文旅項目得到提升,進而實現文商旅的融合效果。除了選址和企業自身品牌運營,我們還注重旅游動線設計、游客導入以及商業推廣等方面的工作,吸引更多京內外的消費者。
以往游客到京旅游可能奔著著名景點來,但現在我們將文商旅做成一個綜合項目和體驗,吸引他們在商業空間中進行消費、購物和體驗等。
我們相信,未來除了傳統景點,京外游客來到北京后會有更多選擇。
/行/業/趨/勢/總/結/
近年來,隨著消費觀念、消費趨勢的變化及新消費的崛起,購物中心不得不根據需求調整場內業態占比。人們選擇到商場內,不再只是為了“買買買”,而是進一步追求好玩的、新奇的體驗,購物中心的功能正逐漸從提供購物選擇逐漸轉變為為消費者提供聚會、玩樂的場所。體驗類業態正是在這樣的趨勢下,逐漸成為購物中心內的“重頭戲”。
一方面,多元業態的引入使得消費者的選擇進一步豐富,看藝術展、玩劇本殺、參與主題活動并拍照打卡,在“室內環境”消費者也可以獲得藝術、游戲等沉浸式體驗,購物中心成為了消費者的社交空間;另一方面,在品牌連鎖化趨勢下,購物中心之間難免面臨品牌同質化、特色不鮮明的困境,通過打造獨家IP展覽、引入體驗類品牌,將在零售環境中異軍突起,成為有力的聚客新招數。
值得注意的是,當體驗類品牌進一步加速布局,體驗業態已逐步進入細分賽道。購物中心在布局場內體驗業態的同時,需要根據市場趨勢與消費者需求進一步細致化運營,定時更新、創新場內消費內容,提高消費者的回頭率,才能保持體驗業態的穩定發展。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