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小龍蝦封神!黃興廣場盲評前三名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8月26日訊(記者 范遠志)8月26日晚,黃興南路步行商業街黃興廣場人山人海,“長沙龍蝦封神榜大賽”決賽盲評正在這里舉行。
【資料圖】
本次活動由長沙市商務局、長沙市文化旅游廣電局主辦,長沙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支持,天心區商務局、黃興南路步行商業街管理委員會辦公室承辦,湖南省湘菜產業促進會、長沙市餐飲行業協會協辦,長沙舜天文化策劃執行,王老吉贊助,美團、餓了么平臺支持。
活動得到了長沙主要小龍蝦餐飲品牌的大力支持,有31家企業的100家門店參與。經過前期線上投票,由消費者選出十強品牌參加最后的決賽。它們分別是火宮殿、靚蝦二哥、在高橋大排檔、一凹窯、南三毛、墨有蝦、朝陽三毛、巡友記、嚴三毛、也梟·體委燒烤。
火宮殿副總經理周后長介紹說,火宮殿2003年引入小龍蝦,經過20年發展已成為火宮殿的特色菜品,有六種口味,深受市民喜愛,僅坡子街店每天就消費兩噸之多。這次參加活動,就是要擦亮長沙小龍蝦的品牌,將它推到城市舞臺中央。
當晚,十強品牌的帳篷和標識依次擺開,頗有武林大會群雄過招的盛況。從地鐵站一出來,就聞到了長沙小龍蝦標志性的香味——那正是本地最具特色的口味蝦。
長沙小龍蝦口味繁多,最富長沙地方特色的當屬香辣可口的口味蝦。這既是各餐飲品牌都會做的保留項目,同時各品牌的風味也不盡相同,很能體現各家特色。決賽盲評就以口味蝦定勝負。
組委會現場搭建的制作間里,各餐飲品牌的大廚各顯神通。生火,烹油,鍋里的熱油叭叭作響,一盆盆龍蝦倒進鍋里翻炒,鹽、辣椒等調料紛紛加入。耐心等待后,就是一盤色香味俱全的口味蝦了。
許多市民游客聞香而來,準備報名參加盲評,當一回大眾評委。
來自臺灣的女生傅湘蕓就是這樣的幸運兒。她來長沙進修一個月,就吃了不少小龍蝦,這次逛街偶遇活動,果斷報名大眾評審。“這是一次非常難忘的體驗,一口氣吃了十種小龍蝦,嘴都麻了。”傅湘蕓告訴記者,雖然她也說不上來這十種小龍蝦的區別,但她有著自己的評判標準,那就是入味。
除大眾評委外,活動還有黃惠明、黃明輝、郭江、許璨、楊淑林、蕭憲陸六位湘菜大師、餐飲名家作為專業評委。他們也是全程盲評。
活動執行方舜天文化負責人曾國隆介紹說:“所有十強的商家均采用組委會統一采購的小龍蝦原材料,所有參賽的作品在沒有任何標識的情況下進行品嘗評分。商家的參賽作品不可進行擺盤,以保證比賽的公正性。組委會特此邀請公證人員到場監督。”
盲評結果將于27日晚公布。屆時還將揭曉大眾預測活動抽獎的三名幸運受眾、龍蝦獵人預測成功并獲得最高點贊量的美食推薦官得主以及“鏡頭里的火辣長沙”攝影活動TOP10名單。
上世紀90年代,小龍蝦爬上長沙人的餐桌,內陸城市居民實現了大口吃蝦的夢想。經過30余年的發展,小龍蝦已融入長沙飲食文化,“來長沙吃小龍蝦”也成為很多外地游客的選擇。
但與江蘇、湖北等小龍蝦產業先進地區相比,長沙小龍蝦產業鏈還存在一些薄弱環節。以原料來說,長沙現有小龍蝦養殖經營主體256個,養殖基地規模8.3萬畝,年產量超過2000萬斤,綜合產值超過20億元。但這仍難以滿足長沙消費市場的巨大需求,主要餐飲品牌大量從湖北等地購買原料。此外,長沙小龍蝦餐飲仍處在本地“諸神之戰”的發展階段,未能形成像“長沙臭豆腐”“長沙米粉”一樣能遠征外地、開拓全國市場的統一品牌。這些都意味著巨大的發展空間。
“長沙龍蝦封神榜大賽”的舉辦,除了促進本地餐飲品牌的交流切磋外,更通過賽事搭建了小龍蝦產業鏈的行業平臺。未來該賽事有望成為年度常態化活動,這得到了主要小龍蝦餐飲品牌的支持。
曾國隆介紹,今年賽事主要是小龍蝦專門餐飲品牌參與,未來將把更多的綜合性湘菜品牌也納入,并向上游的養殖、預制菜等環節延伸。一是與望城喬口等主產區聯動,推薦本地“荷花蝦”等明星農產品;二是通過預制菜產業讓更多游客把長沙小龍蝦帶回家。通過賽事舉辦整合農業、食品工業、文旅消費等產業鏈條,擦亮“長沙小龍蝦”品牌,將它從城市舞臺中心推向全國舞臺中心。
編輯:李絮楓
來源: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