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715萬建地標雕塑遭吐槽,只有一句“合規”還不夠丨時評
文/易之
近日,有網友吐槽河南平頂山魯山縣花700多萬元建造了一個牛郎織女地標雕塑,疑造價過高。在網上流傳的一段視頻里,有記者采訪魯山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接電話的人直接爆粗口:“監督你X,滾。”(8月25日海報新聞)
這么一副態度,無疑是將已經引發關注的雕塑,推向了烈火烹油的輿論漩渦。客觀來說,當地也并非完全不予回應,在其他媒體聯系了之后,魯山縣住建局也回應稱,雕塑的招標建設符合流程,有質疑可向審計部門提出。
(相關資料圖)
這個雕塑以黃白為配色,為了突出牛郎織女,雕塑用了巨大的云彩和月亮的意象。也難怪在網絡上引發了差評一片,很多人看不出700多萬元的造價花在了哪里。
當然,審美終究是主觀的,有覺得丑的,也有覺得好看的,這也許爭不出一個標準答案。但這個雕塑既然立在路邊,一個動用了公共財政,代表當地公共形象,立在當地公共生活空間的雕塑,怎么就不能接受公眾的審視和監督呢?一句“監督你x”,暴露了這名工作人員缺乏基本的常識。
何況不說審美,單說造價,已經頗讓當地人感到不解。有記者查詢到,這個牛郎織女雕塑花費715.2萬元,在今年8月22日七夕節當天,2023年中國(魯山)七夕節在魯山縣開幕時,雕塑也同步揭幕。也就是說,這個雕塑其實是一個旨在彰顯當地特色(魯山是牛郎織女故事發源地)的形象代表。
但同時,魯山還是前幾年剛剛脫貧的貧困縣,700多萬元的經費用來造一個雕塑,是否值得?用在其他民生領域是否意義更大?何況從效果看,這個雕塑在網絡上引發群嘲一片,對當地形象恐怕沒有起到太好的宣傳作用。如此看來,這700多萬元,會不會成為一筆不小的浪費?
當地目前的口徑已經咬定這是“合規”的,有工作人員回復道:“政府各個部門都有監管,不可能誰說干就干。”但是,僅有一句“合規”還不夠。即便“合規”,也不意味著公眾就不能質疑,當地對引發的輿情就不必反思。
2021年《中國紀檢監察報》曾發文,點名陜西省韓城市耗資1.9億元建設“鯉魚躍龍門”景觀,點名貴州省獨山縣投資2.56億元建設“水司樓”,并稱“這些項目勞民傷財、脫離實際,將形式主義、扭曲政績觀演繹得‘淋漓盡致’。”
當然,這些曾經“全國知名”的形象工程,從金額上倒是比這個牛郎織女雕塑要貴上不少。不過,他們當年也是“合規”的,也是在當地“各個部門的監管下”建起來的,但最終被證明不過是勞民傷財的政績工程。
那么今天魯山這個雕塑受到了質疑,當地恐怕也有義務證明,無論是建筑材質還是社會效果,這700多萬元花得不虧——是提升當地形象的必要之舉,浪費一說完全是無稽之談。
目前,網絡有不少“業內人士”在評估這個雕塑的造價,得出的結論從20萬到50萬元不等。當然,這些自稱的“業內人士”真假難辨,他們的評估,也許就是信口開河。
這其實也是個更長遠的教訓。一個公共建筑,如果沒有在造型設計、建造花費等方面取得民眾的充分理解,那么它將如同一塊疤痕一般,長久引發人們的“興趣”,遭致源源不斷的質疑與猜測,也會令當地相關部門如芒在背。
從這個角度說,涉及公共空間的決策,一定要全面評估、廣納民意。否則由此產生的社會漣漪,將會演化成長期的輿論壓力,持續不斷地反彈回來。(作者系知名媒體評論員)
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
責編 | 傅銘途 王雋杰
校對 | 彭繼業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