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資本的故事》解說詞文本06 第一季第六集 給風險定價
谷物價格的波動,給農民和商人們帶來巨大的損失。為了規避風險,芝加哥的商人們發明了期貨,從此資本可以通過期貨交易,規避時間包含的風險,發掘時間蘊藏的價值。
【資料圖】
第一季第六集? 給風險定價
/芝加哥期貨交易所/
在美國芝加哥的拉塞爾大街上,有一棟45層高的大樓,樓頂上有一尊高31英尺、重6噸的谷物女神雕像。這座大樓從1930年建成以來,一直就是芝加哥的地標,這就是期貨市場的誕生地,也是目前全球最大的衍生品交易市場——芝加哥期貨交易所。
谷物女神為什么會成為芝加哥期貨交易所的象征,這就要從最早的期貨交易談起。1848年4月3日,83個谷物交易商同時來到芝加哥南水街105號。他們聚在一起是要商討一個辦法,解決谷物交易市場的混亂局面。
芝加哥地處五大湖區和芝加哥河的交匯處,是美國中部的金融中心城市。19世紀初,這里是美國中西部最重要的農產品集散地。
當時由于交通不暢、信息閉塞,年景好的時候,農產品供過于求,農民們不得不把賣不出去的糧食丟掉;而在青黃不接的時候,農產品供不應求,價格飛漲。于是一些商人開始和農民簽訂預售合約,事先約定未來的農產品交易價格,以避免價格波動帶來的不確定性,這種合約就是期貨的雛形。
當時可不像現在,這種約定并沒有明確的法律保護,甚至沒有一個統一的交易場所,因此違約事件經常發生。一旦違約事件集中發生,市場就會陷入混亂。為了給自發的期貨交易制定規則,83個谷物交易商聚在了一起,經過反復討論,一個名為芝加哥商會的組織誕生了。
芝加哥商會訂立了期貨的交易準則和懲罰機制,確定南水街為期貨交易的固定場所,并規定每日開始時間為上午10點到11點。這樣一來,期貨交易有了規定時間,有了固定場所,交易雙方的行為有了約束,市場日趨繁榮,交易日趨規范,后來芝加哥商會更名為芝加哥商品交易所。
/戈登·哈伯德/
在芝加哥商會83個創始人中,我們必須提到一個人的名字,他就是戈登·哈伯德。針對頻繁出現的交易違約,哈伯德提出由資深人士組成一個委員會,負責監督交易雙方的行為。這個倡議得到了商會的認可,這就是最早的市場監督機制,后來成為芝加哥期貨交易所的信譽支柱。
市場監督委員會的誕生還催生了另外一個制度,這就是期貨市場上最重要的保證金交易制度。
期貨合約是約定在未來的某一天,交易雙方完成資金與貨物的交割。在交割日之前,交易雙方需各自繳納一筆資金,作為履約擔保由第三方監管,這就是保證金交易。保證金是按照合約交易金額的百分比計算,通常是5%到8%。
保證金交易制度大大增強了期貨市場的活力,但是由于早期的期貨合約五花八門,交易數量和交割日期隨心所欲,這對于期貨合約本身的交易極為不便。
為了提高合約交易的效率,1865年,芝加哥期貨交易所推出了谷物交易的標準化合約。合約規定,一年中有幾個固定的交割期限,對交易的品種、交易的數量和計價單位也都有明確的規定,這樣交易雙方可以根據各自的需要自行選擇。
標準化合約大大提高了谷物交易的便利程度,同時標準化合約更有利于投機者的參與,這進一步提高了期貨市場的交易規模。
保證金交易和標準化合約是芝加哥期貨交易所的兩大發明,也是全球期貨交易市場的兩大基石,從此芝加哥期貨交易所飛速發展,交易品種不斷增加,從農業延伸到各類大宗商品的交易領域,最終發展成為全球最大的期貨交易中心。
如今,期貨交易的品種包羅萬象,已經成為全球交易財富總量最多、交易規模最大的市場。
期貨的誕生賦予資本一種全新的力量,讓資本通過期貨交易的方式,可規避時間包含的風險,并發掘時間蘊藏的價值,從此資本以實體經濟為基礎,在交易市場中創造著時間的財富。
My word is my bond. (我言出必行。)
——芝加哥期貨交易所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