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價中長期運行重心將振蕩向上格局延續
(資料圖)
近期內外盤原油整體保持強勢,尤其是國內原油一度升至去年11月以來的新高。目前原油上漲的主要邏輯仍然是宏觀大方向回暖以及OPEC+持續減產帶來的原油供需平衡表改善。目前來看,油價中長期運行重心振蕩向上格局有望延續,但短期宏觀面不確定因素仍存。宏觀面長周期回暖近期,多國經濟數據出現回暖跡象,7月全球制造業PMI錄得48.7,雖然仍處于萎縮區間,但與6月持平,其中我國與美國7月制造業PMI環比均有所回升。今年歐美持續加息推動通脹水平回落,7月美國CPI雖然環比有所回升,但同比降至3.2%,為近兩年多來新低,7月歐元區CPI降至5.3%,較去年四季度10%以上的高通脹水平明顯下降。歐美通脹水平持續回落令加息預期進一步下降,當前市場預計年底前歐美均將退出加息周期,同時明年將逐步開始降息。隨著主要國家貨幣政策邊際轉向,市場流動性有所增強,全球M2指數同比自今年4月以來連續回升,目前宏觀經濟出現企穩復蘇跡象,長周期有望逐步回暖。OPEC+減產效果明顯今年5月以來,OPEC+9個產油國進入新一輪減產,同時自7月開始,沙特、俄羅斯實施額外減產,加速原油供給側收縮。5月,參與減產的9個國家合計產量為3257.4萬桶/日,較今年2月產量下降145萬桶/日,而6月參與減產的9個國家合計產量為3263.8萬桶/日,較今年2月產量下降141萬桶/日,均略低于166萬桶/日的減產目標。而7月由于沙特額外減產100萬桶/日,OPEC+9國合計減產目標為266萬桶/日,而7月OPEC+9國實際減產量為249萬桶/日,同樣略低于減產目標。從出口來看,5月、6月OPEC+產油國合計海運原油出口量較2月降幅為24萬桶/日和17萬桶/日,而7月降幅達到111萬桶/日,其中沙特7月出口較2月減量達到42萬桶/日。繼3—5月俄羅斯大幅提高原油出口后,6月、7月俄羅斯原油出口量環比明顯下降,尤其是7月較2月下降17萬桶/日。而8月俄羅斯煉廠開工仍處于季節性高位,疊加俄羅斯承諾8月額外減供,因此預計8月俄羅斯原油出口仍可能進一步下降。整體來看,5—7月OPEC+產油國逐步落實減產,產量削減效果十分明顯,且出口也出現同步下降。8—9月沙特、俄羅斯進一步延長額外減產,預計原油供給仍會維持在較低水平。消費端整體保持穩定近幾個月,宏觀經濟環境逐步趨穩,對石油消費形成明顯支撐。上周三大能源機構相繼發布月報,OPEC、EIA、IEA預計今年全球石油消費增幅分別將達到244萬桶/日、176萬桶/日和230萬桶/日,三大機構均未對石油消費預期進行調整,且IEA預計今年全球石油消費增幅會高于去年。而在原油消費整體保持穩定下,OPEC+持續減產令原油供需平衡表明顯改善,IEA預計今年三四季度供應缺口分別將達到210萬桶/日及120萬桶/日,下半年原油供需結構整體會明顯好于上半年。
整體來看,目前原油上漲的主要邏輯仍然是宏觀大方向回暖以及OPEC+持續減產帶來原油供需平衡表改善。雖然宏觀大方向逐步復蘇趨勢未變,但歐美加息退出時間點及降息時間點仍存變數。而當前OPEC+減產落實效果較好,在需求端維持相對穩定的背景下,下半年原油市場將維持一定的供應缺口,尤其是三季度沙特、俄羅斯額外減產使得原油供需缺口較大。當前宏觀面與原油基本面形成共振,支持近期油價持續走強,油價中長期運行重心振蕩向上格局延續。但短期一方面可能會面臨宏觀面的不確定性,另一方面倉單的變化也將影響原油近端合約走勢。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