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沖騰越街道上勐連社區:補齊產業短板 壯大集體經濟
(資料圖)
最近,地處“紅菌之鄉”的騰沖市騰越街道上勐連社區有了件高興事,社區黨總支書記楊世勉再也不用為紅菌不易保存、換季難吃上美味的難題而發愁。
原來,近日上勐連社區的冷庫項目建成投產,為周邊群眾收購的野生菌、茯苓、草果、青梅等當地農特產品儲存增值,提供了便利條件。該項目總投資概算70萬元,占地1.6畝,設置儲藏式小型冷庫1個,購置排風式烘干機1臺,電線、水池等配套設施一應俱全。
上勐連社區位于騰沖市南部,平均海拔1760米,年平均氣溫13.8℃,年平均降雨量1640毫米,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讓上勐連地區成為重要的農特產區。社區現有耕地1420畝,林地20486畝,經濟林茶園300畝,泡核桃250畝,紅花油茶200畝,種植有草果1.1萬畝、梅子600余畝、茯苓500余畝。群眾經濟來源除外出務工外,絕大部分來源于林業、家庭養殖、種植收入。
“上勐連社區自然資源很豐富,但是前幾年社區集體經濟一直很薄弱,2019年村集體經濟僅5萬元”。楊世勉介紹,多年來,社區農特產品的銷售僅停留在生鮮層面。如何對農特產品進行精深加工,提升產品附加值,一直是困擾社區干部的一個難題。
為此,上勐連社區依托勐紅農牧專業合作社,建立“社區+合作社+群眾”的利益聯結機制,發揮上勐連社區騰龍二級公路穿境而過的交通優勢,借助電商網絡新銷售渠道,建設了冷庫項目。
楊世勉表示,通過農特產品初加工、倉儲,使上勐連社區集體經濟每年增收4.9萬元。與此同時,社區鼓勵周邊農戶收購野生菌,進行儲藏銷售,每年帶動50余戶200余人群眾增收28.5萬元。
如今的上勐連社區,借助聯農帶農富農壯大集體經濟建設項目的契機,助推勐連片區農業經濟規模化發展,實現了村集體和群眾“雙增收”、強村與富民“雙促進”。“眼下,上勐連社區村集體經濟從2019年的5萬元發展壯大到當前的13.2萬元。”楊世勉開心地說。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