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前三大經濟體負債規模:美國負債33萬億,日本11萬億,中國呢
自從美債危機在全球愈演愈烈的時候,大家都開始關注國家債務這項經濟數據。似乎賺多少變得不重要了,賠多少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全球前三大經濟體GDP多高不關心,關心的只是負債率。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根據目前各國給出的官方數據來看,美國負債約33萬億美元,日本負債約11萬億美元。這兩個國家需要承擔的債務都很高,那中國究竟負債有多少呢?
一、債臺壘筑的美國
根據美國財政部發布的數據顯示,截止今年8月份,美國的債務已經達到了32.7萬億美元。把美債和美國的GDP進行對比就明白這是個什么概念了,美國2022年GDP只有25.5萬億美元,也就是說美國處于入不敷出的階段。
美國一直都有提高債務上限來透支財富運轉本國經濟的習慣。每當要提高債務上限的時候,這個問題總要在國會辯論一番成為民主、共和兩黨抨擊的焦點。
現在的美國為了抑制通脹危機,急于對外發行美債。但以現在美債的發行情況來看,簡直不容樂觀,沒多少國家愿意購買美債反而大家都在拋售美債,在美國債務占比中海外資產已經下降到了30%,即使是最大的債權國日本所持的比例也有所下降。
為了減少對美元的依賴,避免美債危機給本國的經濟造成影響,各國開始“去美元化”。他們減少用美元進行國際貿易的支付,轉而使用人民幣來進行雙邊貿易結算,這個過程也是人民幣在逐漸國際化的過程。
一邊是財政部賣不出去美國國債,一邊是美聯儲一輪輪加息抑制通脹影響。在這一番操作下來,美國現在的經濟恐怕連債務的利息都還不上,更別提走出債務危機了。
二、岌岌可危的日本
日本的債務也不算低,一季度債務規模達到了8.55萬億美元。不過由于美聯儲不斷加息造成美元匯率的波動,所以這個數字也是不斷變化的,8.55萬億美元究竟意味著什么?我們還用日本的GDP進行對比。
2022年日本的GDP已經達到了4.23萬億美元,債務規模達到了10.58萬億美元。這也是一個不小的數字了,以當前日本的經濟發展情況來看,日本遲早走上和美國當前一樣的道路。
受到人口老齡化的影響,日本會出現很多勞動力的空缺。國家社會保障支出會不斷增加,花錢的地方增多了,賺錢的地方需要勞動力卻沒人干了,呈現出這種奇葩的交叉規律,這是給日本經濟發展帶來困境的底層邏輯。
日本是個嚴重依賴國際市場的國家,當初日本經濟騰飛就是得益于國際市場。這種外向型經濟的國家內部市場幾乎撐不起來國家的經濟命脈,三年的疫情加上現在國際市場的經濟疲軟,讓日本所依賴的國際市場不堪一擊。
同樣在日本的周邊還有中國、韓國、新加坡這些平替國家。在國際市場上與日本在某些領域形成強烈的競爭關系,這更會加劇日本國際市場的萎縮。
三、中國的負債如何?
從我國官方發布的數據來看,國債只有25.9萬億人民幣。不過我國采取的是中央和地方二元制的債務管理模式,中央的債務不多,地方的債務卻大得驚人。
以2022年為例地方債務達到了35萬億人民幣,各種開支加在一起也突破了60萬億人民幣。同樣借助我國去年的GDP來對比,我國去年國民生產總值達到了121萬億人民幣,發行債務只占到GDP的70%還是合理區間,而且換算成美元60萬億人民幣也只有不到10萬億美元。
這樣一對比就發現我國的負債在這三大經濟體當中算是低的了。我國沒有像美國那樣隨意的發行國債,也沒有像日本那樣面臨國際市場萎靡不振國內勞動力短缺的困境,我國的市場還是很有活力不斷發展的,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能保持這個數據還是很不容易。
從債務數量上看,我國的債務雖然也有很多但總體處于可控之中。在基礎設施上我國有很多投資,這些對經濟的增長起到的都是間接作用,不能因此就否定這些投資。
結語:
有了這三個國家負債情況的對比,大家就會明白我們常說的中國經濟穩中向好不是一句空話。在當前國際經濟背景不景氣的情況下還有這樣的成績是所有人努力出來的結果,值得珍惜。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