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中覓敦煌
(資料圖片)
你心目中的敦煌是什么顏色?8日,“花見敦煌”插花藝術展正在甘肅敦煌展出,從這里或許可以找尋答案。
此次展覽共分千窟千佛、一沙一渧、敦煌壁畫插花文化陳列、亭亭華蓋、花開敦煌、花雨幔風、飛天花型、人間繁花共八個展區,總面積1300平方米。
《河西走廊》《絲路花雨》《花開敦煌》《三兔共耳》等60余件插花藝術作品各展風姿,由全國20余位花藝大師結合敦煌文化元素精心制作而成,通過品類多樣的花朵和變幻多端的造型,用“花語”向世界展示絲綢之路上的敦煌故事。
9月8日,“花見敦煌”插花藝術展正在甘肅敦煌展出,用“花語”向世界講述敦煌故事。記者丁思 攝除了姹紫嫣紅的花朵,此次布展材料還依托敦煌的風物,大量使用黃沙以及葡萄藤、紅柳枝、風滾草等戈壁植物,展示花藝師與植物的對話和體悟。
展館入口別出心裁設計為敦煌石窟的造型,用敦煌當地隨處可見的風滾草搭建而成。入館后映入眼簾的是整面墻壁的佛龕,里面放著五顏六色、形態不一的花,寓意“千窟千佛”。
“千窟千佛的設計,是對敦煌莫高窟的藝術再現。”此次展覽負責人、蘭州國色天香插花藝術有限公司總經理鄭君敏向中新網記者介紹說,佛國世界,以花為飾,從佛教誕生,花就成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敦煌壁畫中,出現大量菩薩頭部飾花、天女散花、供養人持花等場面,可以說,敦煌壁畫是一個活著的“插花藝術歷史博物館”。
“花見敦煌,見花,見敦煌,見自己,花是包容的接納的,如同包容博大的敦煌文化。”從事插花藝術30年的鄭君敏說,“此次展覽籌備了10年之久,我想把我對花藝的理解,和敦煌文化做到完美融合;我也正在將敦煌壁畫里有關于插花藝術的內容做系統整理和研究,愿每一個參展的人在一朵花里看見敦煌,看見華夏藝術生生不息的希望。”
9月8日,“花見敦煌”插花藝術展正在甘肅敦煌展出,用“花語”向世界講述敦煌故事。記者 李亞龍 攝敦煌莫高窟,又稱千佛洞,現存壁畫4.5萬平方米,彩塑2000多身,是絲綢之路多元文化的結晶,在1987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完)
關鍵詞:
相關文章
精彩推送
“大峨眉”文旅發展聯盟換屆大會在洪雅召開—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
(唐倩潘陽薇)9月5日,“大峨眉”文旅發展聯盟換屆大會在眉山洪雅召開。
粵水電(002060.SZ):能源投資公司擬斥約25億元在西藏自治區白朗縣投建500兆瓦農光儲一體化項目
智通財經APP訊,粵水電(002060 SZ)公告,公司全資子公司粵水電建筑安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