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壽新業務價值快速增長
8月23日晚間,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人壽”)發布上市險企首份半年報。數據顯示,上半年,該公司實現保費收入4701.15億元,同比上升6.9%,保費規模穩居行業首位,新業務價值308.64億元,同比上升19.9%。
“今年上半年,公司統籌規模與價值,實現了量的快速增長和質的顯著提升,多項核心指標創3年來新高。”8月24日,在中國人壽舉行的2023年中期業績發布會上,該公司董事長白濤總結道。
(資料圖)
發布會上,中國人壽管理層還就銀保業務高速增長、代理人隊伍改革、遠洋集團風險等熱點事件進行了回應。
恢復性復蘇態勢明顯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保險業原保險保費收入同比增長12.55%,其中,人身險保費收入同比增長13.38%。
“上半年行業保費兩位數增長屬于恢復性復蘇態勢。”白濤稱,從中國人壽的角度來看,經營成效主要體現在六個方面:一是發展快,公司總保費增速提升,規模穩居行業首位;二是價值增,新業務價值快速增長,規模繼續保持行業第一;三是結構優,在新單保費增速跑贏行業的同時,中長期期繳保費占比持續提升,產品結構進一步優化;四是隊伍穩,堅持穩量提質的隊伍策略,個險銷售人力率先止跌企穩;五是改革進,“八大工程”全面啟航,數字化、綜合化、專業化、市場化改革引向深入;六是風控強,堅持穩健審慎的經營,風險綜合評級連續20個季度保持A類。
談及這一增長態勢能夠持續多久,白濤表示,短期來看,增長主要受壽險需求釋放等因素影響,下半年會有所回調,但今年全年的行業發展情況肯定會好于2022年。長期來看,行業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以及趨勢不變,因為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壽險行業增長空間巨大。
值得關注的是,半年報數據顯示,中國人壽銀保渠道總保費達620.66億元,同比增長45.7%。
對此,中國人壽副總裁白凱介紹,一方面,公司深化渠道合作,與國有大行深化合作基礎,同時不斷與股份制銀行、地方性商業銀行加強合作;另一方面,市場本身需求旺盛,在銀行、客戶、保險公司等多方因素作用下,銀保渠道實現了期繳業務高速增長。
“中國人壽對銀保渠道的定位還是堅持規模與價值并重,按照規模增長、結構優化、價值提升的方向來推動銀保業務的高質量發展。”白凱表示。
代理人隊伍筑底企穩
截至6月末,中國人壽個險銷售人力為66.1萬人,與2022年底基本持平。同時,銷售隊伍產能大幅提升,月人均首年期繳保費同比提升38.1%。
白凱表示,中國人壽個險隊伍處于改革轉型的關鍵時期,著眼于內外部環境的深刻變化,公司于今年一季度完成了新發展階段個險營銷體系改革的行動方案。
針對當前隊伍中存在的增員不優、預存難度大、脫落率高等行業普遍現象,白凱介紹,公司出臺了一系列改革舉措,堅持客戶導向、改革創新、穩中求進和統籌協調四大原則,重點圍繞現有隊伍進行專業化升級,同時進行新型營銷模式的探索,兩大方向同時著力。
“在兩大方向確定后,我們也打造了兩大保障策略,一個是‘產品+服務’生態進一步完善升級,另一個是科技精準賦予的助力,保證現有隊伍的專業化升級和新型營銷模式的探索能夠順利推進。”白凱表示,最終目的是打造具有中國人壽特色的營銷體系。通過3年時間,使老隊伍的產能進一步提升,并打造一支初具規模的行業領先銷售隊伍。
隨著壽險轉型逐步深入,在推動營銷隊伍改革的同時,多家險企發力康養賽道,并將其作為轉型周期下“第二增長曲線”。
中國人壽已在康養領域深耕多年。發布會上,中國人壽副總裁楊紅介紹,公司通過出資設立的國壽大養老基金加速整合現有康養資源,上半年在6個重點城市新增養老產業布局,并在5個城市開展居家養老試點。
楊紅表示,公司加快推進康養產業布局,加大養老服務供給,構建以“城心”機構養老為主,“城郊”機構養老、居家養老和社區養老為輔的發展模式。下一步,公司還將有計劃地推動大灣區以及全國重點城市的布局,并且按照市場需求采取滾動式發展的策略,持續優化服務軟實力,統籌業務端和資產端,強化閉環能力建設。
督促遠洋集團化解風險
近期,遠洋集團債券違約事件受到廣泛關注。中國人壽作為遠洋集團的第一大股東,該事件對其投資資產的影響同樣備受關注。
發布會上,中國人壽副總裁趙國棟回應稱,公司高度關注遠洋集團經營情況和近期面臨的風險狀況。一方面,公司對于遠洋集團近年來全力推進保交樓、保民生、保穩定工作,以及償還債務等方面所做出的艱苦努力、所取得的不易成績表示贊同;另一方面,公司認真履行股東職責,督促遠洋集團竭盡所能平穩經營和化解風險。
“公司持有遠洋集團的股份屬于財務性投資,其項目對公司的總體投資資產的影響可控。”趙國棟強調。
當前,險企的房地產投資仍然是市場焦點。回應房地產風險時,中國人壽副總裁劉暉表示,公司在房地產全口徑的持有敞口比較小。在二級市場涉及房地產股票的敞口在總投資資產的占比不到0.4%;涉及房地產債券的敞口小于0.2%;公司持有一些非標的房地產產品,占比低于0.6%。實物資產類的敞口主要包括投資性不動產和自用性不動產,占比在3%左右,都是成熟的商業地產,會提供穩定現金流。
在劉暉看來,目前國內險企對于商業不動產等實物資產配置比例相對較低,中國人壽在商業不動產配置上,股權、物權總計不超過4%。這些項目主要分布于一線城市核心區域,在業態上主要是辦公樓和物流、產業園等新經濟地產,這在資產配置組合中非常穩健,且商業不動產具有抵抗通脹、抵御波動的特征,更有利于保險資金獲得長期穩定的回報。
關鍵詞:
相關文章
精彩推送
諾和諾德(NVO.US)CEO對解決由制造商Catalent (CTLT.US)影響的減肥藥Wegovy供應問題“充滿信心”
諾和諾德首席執行官表示,第三方制造商Catalent影響其暢銷減肥藥Wegovy
晚間公告全知道:今天又有超十家公司宣布回購股份,先鋒電子購買的4000萬元中融信托信托產品逾期兌付,平安銀行上半年凈利潤同比增長14.9%
金融界8月23日消息今日晚間重要公告搶先看——瀾起科技:擬以3億元-6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