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低碳綠色校園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碳信息披露報告”發布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于?2023?年啟動碳中和戰略行動。基于2019、2021年溫室氣體盤查結果,中歐首份《碳信息披露報告》正式官宣。報告顯示,相較于2019年,2021?年中歐溫室氣體排放總量下降?4.63%,減排措施效果顯著。報告中進一步明確了中歐的碳中和目標,以及三年節能降碳具體行動計劃和中長期行動方案。
(資料圖)
2013?年,中歐上海校區學生公寓以及上海校區三期校園榮獲“綠色能源與環境設計先鋒獎”(Leadership?in?Energy?&?Environmental?Design,?LEED)金獎認證,綠色建筑節能行動得到權威認可。2022?年,中歐上海校區率先啟動“智慧校園”建設,為未來更精準的校園能耗計量和控制奠定了堅實基礎。中歐力爭將可持續發展理念深入融合到學院運營的各個階段,不斷降低環境影響及能耗水平,實現學院低碳發展水平的持續提升。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院長汪泓表示,29?年前,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在中國和歐盟合作共贏的初心下應運而生。目前已經形成“三洲五地”的全球化辦學格局,成長為一所亞洲頂尖、全球一流的商學院,構筑起連接中國與世界的堅實橋梁。在前行過程中,學院始終將可持續發展理念貫穿于教育、研究和日常運營之中,引領環保理念、注重能源管理、積極建設綠色校園。學院綜合技術創新、能源管理、資源利用等多方措施,繪制路徑圖譜,積極開展一系列減排降碳行動。
2019/2021溫室氣體排放量變化
碳排放量變化對比圖
數據表明,2019年中歐五大校區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為9,977.29?tCO2e,2021年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為9,515.13?tCO2e。相較于2019年,2021?年中歐溫室氣體排放總量下降?4.63%。中歐主要減碳舉措包括減少能源使用、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使用可再生能源等。
綜合實際需求、減碳潛力、經濟效益等多維度分析成果,中歐除制訂了短期(三年)行動計劃外,也制訂了中期和長期計劃,以實現碳中和目標。
第一,在工程措施上,從降低能耗需求、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和推動可再生能源三方面入手,實現降耗、節能和減排。一方面,通過隔熱膜與保溫材料的維護、修補和更新降低現有校園建筑的能耗損失;另一方面,通過電氣和暖通設備等校園用能大戶的節能改造提升能源效率。此外,利用屋頂光伏等實施可再生能源替代,實現最大限度的自身減排。
第二,在管理措施上,通過“高鐵”“地鐵”“公交”等綠色出行替代方式,“無紙化”辦公、教材回收利用、負責任采購、負責任投資、內部碳定價等一系列管理計劃實現資源循環利用,使碳排放量特別是范圍3排放大幅度減少。
第三,通過逐步優化能耗管理系統,智慧校園數據的聯通,深入捕捉各能耗計量分項的深度信息,以做到能效指標定期追蹤、能耗對比深入分析。在此基礎上,對各項措施的實施效果開展評估分析,定期優化和調整行動計劃。
在自身積極行動之外,中歐還將通過增設ESG課程,開展碳中和、ESG相關學術研究,與管理部門、科研院校、校友等利益相關方開展交流合作,加強綠色低碳意識的宣貫教育,最大限度拓展低碳影響力。在“環境可持續、教育可賦能、社區可參與”三大指導原則下,有序、有質、有效地達成碳中和目標。
汪泓說:“這份《碳信息披露報告》旨在傳達學院在碳中和方面的努力與承諾。我們堅信,透明披露和公開交流是推動碳減排和低碳轉型的重要步驟,也是實現碳中和目標的重要基石。”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