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沈陽街頭的自行車 天天新資訊
“自行車”一詞出現在我國,不過百余年的歷史。最早被稱為“腳踏車”。而第一個將其稱為“自行車”的,則是清末人鐵嶺老鄉張德彝。
(相關資料圖)
故宮里的自行車,車把很長
張德彝,又名張德明,滿族人,祖籍盛京鐵嶺(今遼寧鐵嶺河西蔡牛鄉),清初編入漢軍鑲黃旗。他一生八次出國,在國外度過27個年頭。每次出國,他都寫下詳細的日記,記錄下國外的所見所聞。
清同治七年(1868年),張德彝受清朝廷委派,赴歐洲觀光考察。回國后,他撰寫的《歐美環游記》,記述了在倫敦街頭第一次看到自行車的情形:“前后各一輪,一大一小……上坐一人,弦上輪轉,足動首搖……”
自行車最早出現在沈陽——
1904年,在奉天四平街鼓樓附近,留下了一個騎自行車的沙俄兵身影。這應該是沈陽最早出現的自行車影像。
為什么奉天街頭會有騎自行車的沙俄兵?原來沙俄軍隊中步兵有自行車兵。自行車生產并普及是在19世紀末,在中國普及應該在20世紀10年代后。這張奉天街頭自行車照片真的很早,只可惜騎車的不是中國人。
抗日戰爭期間,鬼子進村時也有騎自行車的家伙
幾乎所有老沈陽人的童年,都有坐自行車大梁的記憶
1984年自行車迎親(梁達明攝)
兩輪的速度你不懂
當年,沈陽街頭修理自行車的攤兒比比皆是,現在找一個修車點兒,簡直大海撈針!
那些年,沈陽街頭的自行車
1979年,沈陽和平大街,一對兒戀人騎著自行車手拉著手。
1989年,沈陽,三輪挎斗摩托車帶上了自行車。
1992年4月,沈陽,趕路的老倆口。
1993年,沈陽,運送電視。
二環路上的人流
坐在28大杠單車后座的女孩。
1990年初春季節,沈陽市公安局搞的一次犯罪嫌疑人游街示眾
1990年皇姑區的三洞橋馬路上
1992年沈陽實驗小學門前
90年代黃河大街下班人流車流(自行車大軍)
1994年元旦期間,位于北二馬路上的上班自行車潮
1995年青年大街
1983年南京街與黃河大街接壤處
1995年沈陽市皇姑區岐山路第一小學的小學生
中山廣場,疾馳而過的無軌電車
馬路灣的新華書店
文化路
1983年,沈陽中街。
1983年,沈陽,馬路灣新華書店
1983年,沈陽,勝利大街民主路。
1982年沈陽夜大學生下課后下起了大雪
信息來源:沈陽指南 遼寧記憶 沈陽記憶屋
沈陽指南熱點消息
關鍵詞:
相關文章
精彩推送
宏潤建設(002062.SZ)中標5.18億元杭州地鐵4號線三期工程土建施工SG4-3-3標段項目 世界視點
智通財經APP訊,宏潤建設(002062 SZ)發布公告,公司于近日收到杭州市地
全球熱點!光峰科技(688007.SH):新創ALPD5.0激光顯示技術則是將DLP、LED與激光同時結合
來源:格隆匯格隆匯6月25日丨光峰科技(688007 SH)2023年6月在信息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