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協和醫學院舉辦2023級開學典禮,“協和醫班”迎來首批新生
(資料圖片)
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方非 實習記者 王瑤琦 柴嶸 通訊員 王瑤琦
“我志愿獻身醫學,恪守醫德,救死扶傷,不辭艱辛。”8月31日,北京協和醫學院2760名2023級新生一齊響亮宣誓。開學典禮上,校長王辰勉勵新生,未來努力成長為在品德和才華上能堪當大任,能擔負醫學衛生健康使命,肩負國家、民族、人類使命的協和學子。
上午9時,微風輕拂,東單三條9號院內郁郁蔥蔥。新生們身穿白色襯衣,站立觀禮,臉上洋溢著蓬勃朝氣。“我們為什么選擇醫學?為什么繼續堅持?每個人的故事和答案都會有所不同,但其根源都是心中的愛。”2023級內科學碩士新生代表徐昕媛說,一次次看到醫者拼盡全力與死神賽跑,連續工作幾小時不停歇,這種敬畏生命的品格激勵她繼續堅持走上醫學之路。
“醫工交叉是我最感興趣的方向,我立志為祖國的新醫科事業盡綿薄之力。”來自山東煙臺的2023級北京理工大學“協和醫班”本科新生代表劉豐愷說,自己的祖父是鄉里受人尊敬的赤腳醫生,曾獲得過“十佳鄉村醫生”稱號。受到祖父的影響,他從小便對醫學有著濃厚的興趣。”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的發展,醫學有了更廣闊的前景,未來我希望能夠在醫療機器人的研究領域做出成績。”
今年,北京協和醫學院首次與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聯合創辦本科與博士的“協和醫班”,按照“4+4”學制,探索培養復合型醫學人才。其中,北航、北理工和中國科大今年已招生,分別招生30人、30人和40人,北師大將于明年開始招生。
王辰表示,“協和醫班”除了培養臨床醫生外,還培養醫學工程師、醫學物理學家、醫學數學家、醫學化學家、藥學家、公共衛生學家、醫學社會科學家、醫學人文學家。創辦“協和醫班”的初衷是為了打造未來我國醫學衛生健康體系,培養多學科交融、取各學科之所長、能夠歸于醫學的人才,實現“萬學歸醫”。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