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難逃核污水排海的歷史責任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日本政府不顧國內與國際社會的嚴重關切和強烈反對,執意實施核污染水排海計劃,此舉打開潘多拉魔盒,將海洋生態、人類健康安全置于不可預測的巨大風險之中。日本的國家形象將因此蒙上難以磨滅的污點,日本政府及東電也必將為此背上沉重的歷史和道義責任。
日本政府捨正途而弗由,采用了成本最低同時也是最不負責的排海計劃處理核污染水,總量逾130萬噸,為期30年,遺禍深遠。這些核污染水中含有60多種放射性元素,其中不少是現代科技無法處理的。覆水難收,這些核污染水流入海洋,將污染海洋生物,然后會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類的餐桌。雖然日方一再強辭奪理,聲稱有關核輻射水平在安全水平之內,但一來日本當局和東電的誠信早已破產,公布的數據令人質疑;二來輻射元素長期累積之下,有可能量變達到質變,為人類健康帶來不可逆的損害。正如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所指出,日本強推核污染水排海計劃,等于將海洋環境與人類健康當賭注,希望2023年8月24日不會成為海洋環境災難日!
日本向中國在內的周邊國家和國際社會轉嫁核污染風險,是將一己私利置于地區和世界各國的長遠福祉之上。中方一再表達嚴重關切,必將采取必要措施保障國人的健康安全。香港和澳門特區政府宣布禁止入口福島周邊十都縣的水產,并將對日本其他入口產品實施嚴密監督。一系列舉措,堅定果斷,體現了對市民健康高度負責任態度,得到市民的堅決支持。相信其他一些地區和組織也會采取相應的行動。
日本以為將核污染水一倒了之,就可以萬事大吉,但結果必然是自食其果。海洋法專家指出,日本此舉違反了《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南太平洋無核區條約》等國際公約,各國政府可以向國際海洋法庭起訴日本。受損失的漁民和商戶也可以成立追討大聯盟,向日本政府及東電索要賠償。這樣的國際官司勢必沒完沒了,日本將為今日的魯莽付出沉重代價。
日本政府為排放核污染水不惜與全人類為敵,首當其沖的是日本人民。在日本的各項民意調查中,排海計劃都是不受歡迎的。早前有調查顯示,認為日本政府對排海計劃解釋不清、擔心日本形象因此受損的民意,均超過八成以上。福島居民受害最深,反對排海計劃也最為強烈。事實上,當年東電選址福島建核電廠時,曾信誓旦旦確保安全,結果卻被事實打嘴。核災難發生后,日本政府及東電承諾在未取得各方理解之前不會實施排海計劃,結果證明又是謊言。正如福島居民控訴,“為什么岸田要懲罰我們?”
如今,東電方面為了堵住國內外質疑而搞一些小恩小惠,但一再受騙的福島居民信不過東電,信不過日本政府,也不可能“收貨”。日本岸田政府受到內外聲討,左右不是人,不僅要付出政治代價,歷史也會記上一筆。
排放核污染水事件有如“照妖鏡”,既照出日本政府“誠信”成色的低下及“重視人權”的虛偽,也照出美國等西方國家、國際原子能機構以及一些國際環保組織的“雙重標準”。這是一堂非常生動且持續進行的環保和人權教育課,向全世界展示,哪個國家真正重視環保和關心人民福祉,哪個國家葉公好龍,極度不負責任。
來源:大公報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