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紅色中醫”文化,助力鄉村醫療振興!他們爭做新一代中醫接班人
近日,浙江中醫藥大學第三臨床醫學院、康復醫學院組建“赴杭州、蘭溪杏林紅研團”,先后走訪調研杭州、蘭溪多地,依托中醫藥類博物館、蘭溪市人民醫院及“千萬工程”窗口開展四大行動。在為期14天的實踐中,成員堅定文化自信,傳承紅色精神,溯源紅色中醫發展史,守護鄉村振興健康線。
一、 文物追溯中醫歷史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為探尋“紅色中醫”的前世今生,實踐團從記敘中醫藥起源的博物館出發,足跡遍布良渚博物館、跨湖橋博物館、胡慶余堂博物館、方回春堂、蘭溪藥皇廟等地,挖掘中醫文化的紅色資源,賡續千年中醫藥的深遠內涵。古老的中草藥標本、神奇的中醫藥故事,無一不述說著華夏子孫與中醫藥文化的淵源,鼓舞著現代中醫藥學子立足根本,指引著新時代中醫藥青年守正創新。
“小朋友們注意看,眼前陳列的是世界上第一個草藥罐。”在跨湖橋遺址博物館內,實踐團成員朱晨妍正向現場的小學生們宣講中醫藥文化,“早在八千多年前,許多常用的中草藥就已出現并成為當時先民的食物了,由此可見中醫藥文化的歷史悠久、生生不息。”
其中一名小學生告訴實踐團,他從小就對中醫藥很感興趣,通過朱姐姐的細致講解,更是樹立了保護和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的信念,希望自己未來能有更多機會探索中醫藥文化,從事中醫行業。除了普及中醫藥文化知識,實踐團成員們還在現場發放調研問卷,及時掌握宣講效果和中醫藥文化科普現狀。
二、基層走訪傳承精神
為了推動中醫藥文化進基層,了解鄉村醫療就業現狀,杏林紅研團于7月15日抵達蘭溪市人民醫院,醫院黨委書記孫里楊對實踐團的到來表示歡迎。孫書記說道:“中醫藥文化源遠流長,內涵廣博,你們一定要重視學經典、跟名師、做臨床,打好基礎,才能行穩致遠。我在這里代表蘭溪市人民醫院歡迎各位的到來,希望大家有所收獲。” 隨后,實踐團在相關人員帶領下參觀了人民醫院基地,并對基層醫療建設、基層工作挑戰及未來就業機遇有了更全面、更立體的認識。“以前從來沒有認真了解過醫院建設,通過這次走訪,我理解了鄉村醫療衛生體系建設的重要性,并切身感受到了醫療衛生之于人民健康何以力重千鈞。”實踐團成員胡涵瑜如是說。
實踐團有幸邀請到了蘭溪吳氏世醫傳人、張山雷再傳弟子吳恨非老師,國家中藥劑傳承人王紅英,周元升主任和鄭曙光主任,并逐一進行訪談交流。實踐團成員們就個人學業以及中醫發展困惑、就業形勢等方面進行提問。針對青年中醫學生的學習,吳老師提出了“三個立”和“成才三部曲”,他說:“青年學生要先立志,后立學,再立業……先院校學習搭建中醫理論框架,后進行師承臨床實踐,再在工作中保持學習,溫故而知新……”
說到中醫藥文化的傳承與傳播,王老師分享了自己的學習經驗以及多年來所做的努力,并對中醫藥傳統技術的傳承困境做出思考。王老師告誡在場同學,應當打好扎實的理論基礎,積累豐富的實操經驗,相信隨著西醫科室招募中醫醫生的限制逐漸放開,中醫學生未來就業方向一定更加廣闊。
三、中醫助力千萬工程
7月18日,杏林紅研團一大早便啟程前往蘭溪市游埠鎮,參觀首批“千萬工程”鄉村建設試點洋港村,并參與了大型義診活動。作為志愿者,成員們分布在義診各個崗位,并在專業醫生指導下,利用校內所學醫療知識,為村民提供量血糖、測血壓、推拿等中醫適宜技術。
“奶奶,這個力道怎么樣?”成員李燁正在為一位七十歲的村民提供推拿服務,奶奶笑容滿面,為李燁豎起了大拇指,并說:“沒想到你們年紀輕輕就下鄉義診,把服務送到了家門口,不用跑到市里去排隊看專家,為我們這些老年人帶來很大的好處!”
通過本次中醫健康宣教和義診篩查,受益群眾達200多人次,贏得了良好的社會反響。“無論從個人價值的實現還是實操技能的掌握,此次基層義診活動都讓我難以忘懷、受益頗多。”李仲晴說,“作為一名天津人,鄉村專家義診讓我看到城鄉醫共體建設的意義所在,也進一步理解了鄉村振興的政策內涵。”
義診過后,杏林紅研團來到“千萬工程”洋港村的紅色基地,學習洋港女民兵團“鐵骨蘭花”“為民服務”的精神品質。在紅色基地現場,紅研團成員采訪到了洋港女民兵代表、村醫王櫻桃。王醫生對同學們說:“不管是當女民兵還是村醫,我都是發自內心,不圖回報。今天我也到了義診現場就醫,看到你們忙碌的身影就像看到了年輕的自己,我的心里既感激又感動。你們支援義診就已經體現了女民兵‘無私奉獻’、‘不怕困難’的精神,希望能繼續堅持,學會自立自強,在未來事業中展現女性力量。”王醫生已至古稀之年,談吐間仍精神矍鑠、神采奕奕,讓成員們倍感親切和鼓舞。
四、問卷掌握醫療現狀
杏林紅研團分別設計“紅色中醫”教育普及問卷和醫學生鄉村就業問卷,開展實地調研,了解社會各界對中醫文化的看法,掌握當前醫學生就業價值和發展方向。
截至目前,兩份問卷累計收集500余份,為杏林紅研團后續的理論分析和實踐研究方向提供數據支撐。從現有問卷結果上看,絕大多數受訪人群不太了解中醫在新中國發展歷史進程中的貢獻,但對中醫紅色歷史表現出較高興趣。而且絕大部分醫學生對鄉鎮醫療優惠政策并不太了解,且到鄉鎮就業的意愿不高,主要原因有薪資待遇不夠,晉升上限低,基礎設施不健全等。
成員陳蘭蘭說:“這次實踐點燃了每個成員作為新一代中醫接班人的使命炬火。作為‘紅色中醫’文化傳承者,我們需要樹立正確的三觀,勇于進取,刻苦拼搏,致力于中醫藥文化的傳承與弘揚,并積極加入鄉村振興的進程中,為中醫藥事業注入新的活力和動力。”
關鍵詞:
相關文章
精彩推送
CNT GROUP(00701)發布中期業績 股東應占虧損331.5萬港元 同比收窄92.8%
智通財經APP訊,CNT GROUP(00701)發布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6個月中期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