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 | 陜西三原縣:用“書法文化”切題 助力鄉村振興
三原縣是陜西歷史文化古城,自古為古京畿之地。這里是辛亥革命先驅、愛國詩人、當代書法大師于右任先生的故鄉,是聞名四方的“中國書法之鄉”。近年來,陜西咸陽三原縣文化館積極發揮基層文化陣地作用,將“翰墨薪傳 書韻池陽”書法普及活動作為一項重點內容,從陣地建設、隊伍建設、活動開展等方面不斷予以加強,持續培育和發展了一批鄉村基層書法文化人才,為鄉村文化振興奠定了堅實基礎,進一步擦亮了三原“中國書法之鄉”品牌,以文化藝術的翰墨描繪出一幅幅美麗的鄉村新畫卷。
(相關資料圖)
聚力推進文化陣地建設
三原縣文化館依托10個鎮文化站、141個村文化活動室,常年開展書畫義寫、交流、培訓活動。開設“文化大講堂”,定期邀請書法名家講授書法知識及書法文化。利用“東里劉自櫝書法分館”“萬福堂——盛唐書畫藝術廊”兩個書法主題分館,采取“線上+線下”模式實施鄉村書法普及活動,以抖音、快手等網絡平臺為載體,打造“古都醉墨堂書畫”網絡交易平臺,吸引更多的人從事書法事業。
持續壯大書法人才隊伍
三原縣大力支持各種民間書法組織的建設與發展。目前已成立了三原縣書法家協會、三原縣婦女書畫協會、渭北書畫協會、三秦書畫院、農民書法家協會等大型書畫類組織20余家,擁有會員上千人,吸引書畫愛好者兩萬余人,300余人經常活躍在國家、省、市、縣各類書畫展、書畫比賽活動之中,為三原書畫藝術發展爭得榮譽。
全縣現有中省市縣各級書法家協會會員447人,云集了孫彧、常萬賢、張輝等一批在省內外有影響力的書法家。
廣泛開展群眾書法活動
每年累計舉辦線上、線下書法活動百余場次,累計舉辦各種書法培訓約800余次,參加培訓人員1000多人。每逢重大節日舉辦“書法作品展”等各類展賽,開展義寫春聯、書法進鄉村、書法進校園、書法進企業以及書法藝術線上“云展覽”等活動,每年組織書法家到鎮村開展書法講座。以文化站、農家書屋、村史館為依托,舉行書法培訓、交流、展覽系列活動,真正將優秀的書法文化藝術送到千家萬戶,送到老百姓身邊。
實施“書法進校園”工程,設立新興中心小學、西陽中學、池陽小學、武官小學、民治小學等10個書法教育基地學校,書法協會與中小學校實現“夢幻聯動”,定期到學校指導教學。開設三原縣紅領巾書法研學實踐基地,培養廣大青少年對書法藝術的興趣。每年舉辦三原縣師生書法作品大賽暨作品展,“問墨草堂”“所欣書館”“六品書院”、墨圃軒少兒書法培訓班等蓬勃發展,成為書法藝術傳承的重要力量。
全面提振書法文化精氣神
三原縣發揮行業優勢,充分整合資源,在縣轄區熱門景區——李靖故居設置寫生地;合理利用趙學敏詩書藝術館和范華個人工作室平臺,堅持舉辦藝術交流活動,書法愛好者之間交流創作心得,相互學習、借鑒,共同努力為推動三原書法藝術事業的發展服務。
此外,充分發揮東里村“中國傳統村落”和“陜西書法村”的資源優勢,建設了集研學體驗、書法展覽于一體的“東里客廳”,成為向群眾及游客展示“書畫田園 詩意東里”的新名片;右任書法廣場毛筆雕塑、于右任塑像以及篆、隸、草、楷、行五大書法字體雕塑小品、書法坐凳等元素設計精妙,引人喜愛。農民精神文化需求得到了滿足,書法藝術發揮了滋潤人心、德化人心、凝聚人心的積極作用。
(三原縣文化館供圖)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