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怕!洗蝦時被刺了一下,男子竟不幸離世
洗了一回小龍蝦
男子被洗進了醫院搶救室
(資料圖片)
家住杭州蕭山的 52 歲沈先生,因為有高血壓、糖尿病和慢性腎病,身體一直不算太好,家里的幾畝水田托同村人照料著。村里人在沈先生家及周邊的田里養起了小龍蝦,同時也邀請沈先生來抓小龍蝦吃。
8 月中旬,眼瞅了小龍蝦快要下市了。沈先生特意選了個好天氣帶著小孫子去抓小龍蝦,沒過多久就抓了 20 多只。
看著夠和家人吃上一頓了,沈先生回到家中開始清洗小龍蝦,洗著洗著,他的左手一疼,大拇指被鋒利的 " 蝦槍 " 刺了一下,當時傷口不深、出血很少,也不是很疼,沈先生都沒把這件事放在心上。一天過去了,沈先生左大拇指腫脹疼痛,手指部分的皮膚也開始發黑,他到當地衛生所拿了點消炎藥吃,但是手指依舊疼得要命。硬撐到晚上,沈先生出現了發燒、寒戰、惡心、嘔吐的情況。他本想著等天亮讓家里人送到大醫院,結果還沒熬到天亮,整個左前臂都腫脹起來、比平時粗了一圈,就在給兒子打電話講述病情時,他一頭栽倒在地,陷入昏迷。
家里人趕緊將他送到浙大一院,到達急診科時,沈先生的左手臂皮膚發黑、出現星星點點的黑色水泡,左手拇指整節已發黑。" 患者出現嚴重膿毒癥和膿毒性休克,生命體征極其不穩定!" 膿毒癥病死率高達 35.3%,盡管急診科主任陸遠強主任醫師帶領團隊予以手術充分清創切排、補液、抗休克、加強抗感染等一系列積極搶救,并請骨科、感染病科專家一同前來會診。 本身罹患多種基礎疾病的沈先生病情依然直轉急下,多臟器功能衰竭,最終沒能搶救回來。
這種病原菌感染
是急性致死的重要原因
沈先生的離去,讓家人異常傷心。他們百思不得其解,一個小傷口而已,為何會如此 " 兇狠 ",讓他們失去了昔日最愛的家人?
陸遠強主任陪著患者家屬坐了很久,陪伴、安慰之余也耐心解釋——沈先生本身患有糖尿病、高血壓、慢性腎功能衰竭,一直以來,慢病控制不佳、自身免疫功能低下。留取沈先生的血液送檢病原宏基因組檢測(NGS)顯示:維隆氣單胞菌攻擊了他原本就孱弱的身體。
專家推測,極有可能是細菌寄生于小龍蝦上再通過沈伯扎傷的傷口進入血液,當時的小傷口具有迷惑性,自身免疫功能較弱的沈先生和家人都未引起足夠重視,因此遭遇不幸。
維隆氣單胞菌廣泛分布于淡水、海水、污水、土壤中,是人、畜以及水產動物共患病的病原菌,它會感染水產動物,引起大面積死亡。人吃了攜帶該菌的水產品,可能導致急性腸胃炎甚至原發性敗血癥,引起高熱、嘔吐、腹瀉、休克等;外傷后暴露的傷口接觸到該菌,可能引起水泡、瘀斑、蜂窩組織炎、壞死性筋膜炎或肌壞死和膿毒癥等。往往 48 小時以內,疾病就會急速進展,嚴重時會導致截肢甚至危及生命!蟹肥蝦美好時節警惕各類 " 蒙面殺手 "
大家可能對氣單胞菌有些陌生,但是對它的 " 遠房親戚 "、屢屢見諸媒體的創傷弧菌可能更加熟悉。
眼下梭子蟹上市,陸主任特別呼吁,浙大一院急診科近年來接診了不少被海鮮刺傷或吃了不新鮮、未煮熟的魚蝦蟹貝類造成創傷弧菌感染的患者,他們較輕的傷口腫脹、潰破,少數重癥會發展為截肢、膿毒癥乃至危及生命。
在處理水產品的時候,陸主任特別強調大家注意以下幾點:
1. 在處理海鮮、淡水魚蝦時要特別小心,清洗處理食材時要盡量戴上防水厚手套,或借助尖刀、鉗子等工具防止被刺傷;
2. 患有基礎性疾病或自身免疫功能較差以及皮膚本身有傷口的人,應盡量避免處理水產品,甚至不要到江河湖海中戲水;3. 當創口較深時,只經過表面的消毒難以做到有效殺菌,要密切觀察,看看是否出現紅、腫、熱、痛、化膿等情況,一旦腫脹加速、身體出現寒戰、發熱等要高度警惕,盡快到醫院就醫;
4. 無論年女老少,都要盡量少吃甚至不吃生海鮮、河鮮,防止病從口入。
來源 | 浙大一醫
關鍵詞:
相關文章
精彩推送
黑芝麻獲6家機構調研:隨著未來公司新能源項目建成投產,將形成大健康食品和儲能電池雙主業的經營格局,進一步提升公司的經營規模和盈利能力(附調研問答)
黑芝麻8月28日發布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公司于2023年8月27日接受6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