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山頭鎮:大通湖畔和風涌 村美民富畫卷舒
文/圖/視頻/王茹詩 徐如風 劉洋 姜開林 張雅琴
(資料圖)
夏陽耀耀,卉木油油,北倚藕池河黃金水道,南連大通湖碧海銀波,位于益陽市南縣東部的明山頭鎮境內沃野坦蕩開闊,水陸交通便捷,水土膏腴,資源豐富,是久負盛名的“洞庭湖濕地苗木之鄉”與“養殖之鄉”。如今,小鎮摁下實干為民“加速鍵”,吹響黨群同心“沖鋒號”,跑出村強民富“加速度”。
明山電排。
近年來,明山頭鎮立足民生、服務大局,抓實農業生產、抓穩重大項目、抓牢基礎夯實、抓嚴生態保護、抓緊資產盤活、抓好美麗鄉村,為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現代化明山頭鎮不懈奮斗。
集鎮鳥瞰。
青秧斬斬翻翠浪,早穗垂垂卷黃云。稻谷飄香,160余公頃的雙季稻與1953公頃的一季稻為明山頭鎮豐收盛景鋪就燦爛底色。在此基礎上,小鎮優化傳統農業種植結構,鼓勵農戶創新發展“稻田+”模式,積極推廣“稻油”輪作、稻蝦共作,利用農閑時間差和農產品互補優勢,提升土地生金能力。
高標準農田。
十里西疇熟稻香,碧波蕩漾魚蝦忙。小鎮稻蝦套養大戶蔡游,為確保小龍蝦按期上市,每天“泡”在1300畝稻蝦田里琢磨自己的“養蝦經”。為助力新鮮的小龍蝦順利從田間走上舌尖,邁濤農機專業合作社新引進小龍蝦低溫冷凍設備,創造50余個就業崗位,年產值達400萬元。
稻蝦套養基地。
憑借豐富的水田資源,三立村稻蝦種養產業基地規模不斷擴大,同時,澹澹碧波之上還開出了新的“致富花”。“初夏賞花、盛夏采蓮、秋冬采藕”,150余畝太空蓮給當地經濟涂抹上新色彩。下一步,三立村將依托太空蓮種植基礎,進一步開展荷蓮產品深加工,著力改善蓮藕種植基地周邊農田水利設施、蓮藕加工場所等基礎設施的建設,延長產業鏈,發展鄉村旅游業,讓“旅游+產業”的效用得到充分發揮。
三立村太空蓮基地。
加快優化農業產業結構和生產區域布局,明山頭鎮創新發展模式,加強政策扶持,科學制定 “一村一策”,因地制宜發展苗木、蔬菜、稻蝦、畜牧養殖等特色產業,培植壯大“班子強、產業優、前景好”的村集體經濟發展項目,實現所有行政村都有1個以上主導產業,繪就“稻粱豐碩,水活人興”的富足圖。
鄉村風光。
以大項目帶動新發展,小鎮去年有2個億級項目、2個千萬級項目落地開工,4個重大項目以“組合拳”多方面發力,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南縣明山頭儲能電站新建工程投資4.5億元,為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產業體系、加快實現“3060”雙碳目標作出積極貢獻。
明山頭儲能電站。
遠村如畫處處花,日照清波似仙家。今年5月起,明山頭鎮開展為期100天的農村人居環境突出問題集中整治行動,重點整治“八亂”突出問題。當地共開展進村入戶宣傳教育364次,清理農村生活垃圾1912噸、村內水塘43口、村內溝渠56公里,道路清基掃障152公里,打造了干凈、整潔、有序的農村人居環境,持續助推小鎮“持久美”。
三立村清理疏浚后的溝渠。
在小鎮“百日攻堅”行動中,豐安壩村結合本村實際,開出人居環境整治新“良方”,以干部帶頭、黨員和村民代表示范、村民參與“三級聯動”的方式,助力人居環境整治提質增效。村“兩委”帶頭集中攻堅,黨員、村民代表發揮示范作用,村民發揮主力軍作用,黨群齊心攜手繪就和美安居家園。
豐安壩村人居環境整治。
小鎮煥新顏,老少笑靨現。耕余堂村在鄉村治理上充分發揮“她”力量,組建“婦建+”鄉村治理“娘子軍”,6位婦女小組長和39名信息員上崗參與村治理工作。將黨建與婦建工作深度融合,鼓勵婦女參與基層管理、公共事務、公益服務等事項,撐起鄉村發展半邊天,推動鄉村治理持續向好向善。
耕余堂村法治文化廣場。
大通湖畔春風又起,明山頭上萬物欣然。明山頭人以勤勞與熱情澆灌寸寸沃土,以智慧與創新開辟塊塊“試驗田”,矢志不渝、步履不停為富足明山添磚加瓦。勤于耕耘,獲于豐盈明山頭鎮以真心實干答好時代考卷,如今淥沼蓮花盛放,稻田燦燦如金,鄉居潔凈舒適,小鎮未來可期!
關鍵詞: